樓主
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2-6-6 12:22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5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加入隨論(請注冊中文用戶名)
x


f6210a1bcbe1e07cfdb2650597859b43_img_351_894_684_411.png (1.01 MB, 下載次數(shù): 7)
下載附件
2025-6-19 08:40 上傳
隨州日報通訊員 高曉涵 邵婷 李維航
夏日,廣水市郝店鎮(zhèn)孟畈村花卉種植基地,各式花朵熱烈盛開。遠遠望去,淡藍似海、粉紫如霞。33歲的高鑫偉徜徉其中,仔細修剪著花朵枝條。這個曾被命運折翼的青年,用不折不撓的身軀,澆灌出了滿園芬芳。
一人一車獨闖尼泊爾,戈壁灘上收獲“新生”
1996年,3歲的高鑫偉因意外導致左眼受傷,永遠失去了光明。加之父母關系不和睦、爭吵頻繁,壓抑的氛圍如影隨形伴隨著高鑫偉的童年。
17歲,在親戚朋友的鼓勵下,高鑫偉決定走出家門,闖蕩一番。他先是在堂哥的工地上打雜工,后又前往北京,積累了更多的人生閱歷。
2017年,高鑫偉輾轉(zhuǎn)回到老家。“當時村里正推行精準扶貧政策,推薦我到鎮(zhèn)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擔任信息采集員。”在這個崗位上,同事和領導的關心幫助讓高鑫偉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。
2019年秋,高鑫偉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。“世界這么大,我要出去看看。”
說干就干,高鑫偉毅然決然地買了一輛自行車,懷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,獨自踏上了從成都到拉薩再到尼泊爾的騎行之旅。
拉薩到尼泊爾的那段路程,環(huán)境惡劣到極致。戈壁灘上植被稀少,一眼望去全是荒蕪,還要穿越幾十公里的無人區(qū)。高鑫偉憑借著頑強的毅力,一步步堅持了下來。48天的旅程,讓高鑫偉內(nèi)心逐漸變得強大。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,“我還這么年輕,為什么不做點自己熱愛的事,為家鄉(xiāng)做點貢獻?”
那就返鄉(xiāng)創(chuàng)業(yè),干出一番天地!
一花一木建成“百花園”,荊棘中種出“春天”
回到家鄉(xiāng),高鑫偉決定種花。
高鑫偉的花田,如今是繡球、月季與鐵線蓮的王國,花卉成活率高達90%以上。
然而一開始,他自學養(yǎng)花,一窮二白,沒有技術(shù)和經(jīng)驗,只有滿腔熱情和一片荒蕪的田地。
“起初方法不成熟,也沒人可以請教,只能一點點摸索。”高鑫偉回憶,由于澆水不均勻,導致花卉長勢不一,極不美觀。
“后來我改良了灌溉系統(tǒng),購置了一套設備,這才解決了問題。”高鑫偉說。
月季花是出了名的“藥罐子”,病蟲害頻發(fā)。高鑫偉自學育苗技術(shù),從扦插開始,剪取健康的枝條,精心處理切口。
“扦插月季的土壤要疏松、透氣,扦插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,殺死病菌和蟲卵。”高鑫偉娓娓道來。
現(xiàn)在,高鑫偉的花卉基地面積已達10畝,培育了月季、繡球等多種類別,約300多個品種花卉。
“從春開到秋,接連不斷!”高鑫偉介紹,“基地最高峰時,一天接待了100多名游客。”
“我和朋友們正在打造廣水版‘有風小院’,名字就叫‘璞院’。到時游客們能在這里休閑娛樂,賞花喝茶,感受生活。”高鑫偉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|
|